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她倒是一点都不担心顾攸宁会往外头说。

  人只要有软肋就有了顾虑,而东院那个小病秧子就是那丫头的软肋。

  “那您真打算让大姑娘进姬府?”

  听她说起这个,徐氏面上也露了几分无奈,“我倒是宁可她嫁个普通人家,过得安顺些,偏她死了心要喜欢那个姬朝宗,我有什么法子?何况……”她想到昨日顾廷抚的那番模样,放在引枕上的手慢慢弯曲起来,眼中也好似突然涌现了火焰一般,“你是没看到顾廷抚昨天是个什么样子?只要想到以后他都得这样待我,我这心里就快活极了。”

  翠荷听到这话,心下一惊。

  垂眸看去,见她面上表情扭曲至极,似是带着无限的快意……而这样的表情,在东院那位大夫人故去时,她也曾在夫人的脸上瞧见过。

  走出院子。

  顾攸宁捧着盒子往东院走,走到拐角处的时候倒是碰到陶氏。

  陶氏好似也没想到会在这碰到顾攸宁,待看到她来的方向以及手上的东西时,心下便清楚了,她主动过来给人问了安,“二小姐。”

  顾攸宁点头,“陶姨娘。”

  待看到她这一身打扮,心里又涌现出一股不大舒服的感觉。

  她没有要同人多聊的意思,朝人打了招呼便想离开,左右从前碰到也都是这样,可这回,陶姨娘却跟了过来,“二小姐,妾身想替三姑娘给您道个歉。”

  “嗯?”

  顾攸宁停下步子,侧眸看她,有些不解她的意思。

  陶氏低着头,温声道:“三姑娘性子直,平日里又有些不大懂规矩,总是无意间冲撞了您,您且看在她比您年幼的份上,不要和她一般计较。”

  看来是因为昨日的事。

  顾攸宁心里想着,不过她还真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她这三年受过的冷言冷语多了去了,顾筠那些话,还真算不了什么,而且她如今这样,有什么和人计较的本事?摇头好笑,“姨娘多虑了,我原本也没记在心上。”见人松了口气,又问,“姨娘还有事?”

  陶氏摇了摇头,让开路,眉目恭顺地请人先行。

  等到顾攸宁走后,琼香上前扶起陶氏,拧着眉不解道:“姨娘同她这么客气作甚?如今这位可不似从前了。”

  “你不懂。”

  陶氏目送着顾攸宁离去的方向,半晌才又吩咐人,“回头同芝兰坞的人说一声,日后碰到这位二小姐客气些,尤其是阿筠那边……”想到顾筠的脾气,她又叹了口气,“罢,她那边,我亲自去说。”

  *

  后头几日,

  倒是没人再来吵顾攸宁了。

  她索性便关了门继续作画,和杜掌柜约定交画的日子快到了,她也没时间再耽搁了……有次吃饭的时候,倒是听四喜说起姬家送了些东西过来,旁的倒是什么都没说。

  她听了之后也没什么反应。

  ……

  这日。

  难得开晴。

  顾攸宁让人套了马车出门。

  她没有让人把马车停到惟芳斋门口,而是如往常一样在西华门大街的方向下车,然后戴着兜帽抱着画卷朝惟芳斋的方向走去……而就在她走进惟芳斋的时候,外头也有一辆马车,正往城门口的方向驶去。

  第11章 谭太医

  惟芳斋在京城的地位可谓是数一数二,统共三层楼,不仅卖字画,也卖古玩、珍宝,定期还会开办一些展览,供京城的达官贵人赏玩。

  顾攸宁从前是这家店的常客,如今却成了这里的卖主。

  这个点,

  店里还没什么人。

  穿着一身青布长褂的杜掌柜在柜台后看着账本,听到脚步声就抬了头,他跟顾攸宁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这会看到戴着帷帽抱着画卷进来的白衣女子,还是立刻就认了出来,笑着放下手里的算盘,迎了过去,语气温和地说道:“想着您这几日也该来了。”

  又看了一眼她手里抱着的画,笑道:“咱们上二楼说话?”

  顾攸宁点点头。

  杜掌柜便让人看好店里,亲自领着顾攸宁上了二楼的包间。

  惟芳斋能够在京城闻名多年且无人能比肩的原因,不仅在于它总能寻到一些别人寻不到的古字画,还因为他接纳过许多有才之士,这些有才之士起初并不出名,可一手字画却颇具灵气,风格也总能自成一派,杜掌柜在他们最落魄的时候慧眼识英雄,等他们出彩了,自然不会忘了他从前的恩典。

  如今字画界颇为出名的一些大家都同他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往来。

  至于杜掌柜接纳顾攸宁的原因——

  有灵气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她曾是那位顾首辅的孙女,当年那位顾首辅的字画千金难买,流于世上的也是少之又少,偏他的风格最难模仿,正是惟芳斋最缺的一类,而顾攸宁从小受人指导,风格与其颇为相似,因此等顾攸宁找上门的时候,杜掌柜在见到她手中的画时,当即就欣然接纳了。

  他没看错。

  这几年顾攸宁的那些字画卖得格外好,几乎每每挂到店里就会被人抢售一空,甚至于还有人早早下了预定,不拘什么类型、风格,全凭她定。

  这会看着顾攸宁,杜掌柜就像是在看他的摇钱树一般,脸上的笑藏也藏不住,等顾攸宁要把那些画打开给人先过目一番的时候,更是笑着拦了一把,“不用了,我们都合作那么多次了,我还信不过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