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节(2 / 2)


  既然现在不行,苏莹也只好罢手,她踮起脚拍拍胤禛的肩膀,现在只希望这位老兄争气点当上皇帝了,反正看情况,太子确实有点不靠谱,既然如此,苏莹看不出除了胤禛还有谁适合把自己当牛使的去治国的。

  胤禛莫名其妙的被拍了肩膀,还得勤勤恳恳继续给念诗经做胎教,也是没谁了。

  弘易拉着乌日宁贵缩回头,他本来拉着弟弟在假山后面乘凉,这两个大人就来了,两个小朋友就开始了偷听,这总算是听完了,至于这后面的《诗经》,两个处于学习期的小朋友表示没兴趣!

  “你看,你舅舅舅母俩人,他们根本就忘记了咱们今天休沐,上一次休沐都提前说过了,他们竟然也会忘记,太不负责任了!”作为经常就这样被忽视的人,弘易现在总算是有人可以吐槽了,“等会儿咱们坐在一起用膳,他们弄不好还会问,你们怎么在家啊,是不是逃课了?”

  乌日宁贵满脸的不信,“哥,你这也太夸张了,我也来这么长时间了,怎么没遇到过?”

  弘易敲了敲乌日宁贵的小脑袋,“那是因为以前咱们回来之前都有人提前禀报,这几天是书院准备往北走的日子,咱们俩都不在其中,提前休沐,现在咱们妹妹还没生下来,阿玛绝对不会带着咱们去的,留在京城是一定的了。”

  乌日宁贵歪歪脑袋,“京城好玩吗?”他到北京城这么久了,也只在皇宫、雍王府和书院呆过,还没去北京城转过呢。

  弘易对这个问题也说不好,“我好像也没在北京城转过,不知道!”

  乌日宁贵不解,“哥,你连北京城都没好好转过?怎么老想着去草原啊?”

  弘易嘟了嘟嘴,“因为草原只要有人看着,就可以玩,而在京城,除了府里,就是去书院读书,很没意思啊!”

  “哥,你不是说书院往北也是读书去吗?”

  弘易伸出魔爪狠狠的揉了揉乌日宁贵的小脑袋,“弟弟,你的问题怎么这么多啊!咱们这个年纪去总不能和十二岁以上的大孩子们一起读书吧!当然是要玩啊!”

  乌日宁贵费力的把小脑袋从弘易的手中挣脱出来,“知道了知道了,哥,我饿了!我要吃苏姥姥做的香酥饼!”

  弘易小心的探出脑袋看了看亭子里,小心的拉着乌日宁贵在假山之中绕来绕去,等走出了假山,一溜烟的拉着乌日宁贵去找姥姥去了。

  做完了每天例行的胎教,苏莹和胤禛携手进了书房,开始各忙活各的,中间夹杂着来自于胤禛的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的声音。

  苏培盛的声音在外面响起,也就代表着用膳的时间到了。

  胤禛跨进屋门,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等着吃饭的弘易以及他旁边的乌日宁贵。

  想到皇阿玛不久前才因为这俩孩子和他说的那些话,心情就极为复杂,“你们两个这会儿怎么在家?这是逃课了?还是因为捉弄先生终于被送回来告状了?我怎么没见到先生?福晋,你见到了吗?”

  苏莹摇头,走上前摸了摸两个小朋友的光头脑袋,“你们在书院闯祸了?唉,我这都做福晋了也免不了见老师这一劫吗?”

  弘易翻了个白眼,转头对着目瞪口呆的乌日宁贵大声道,“你看吧,我就说什么?他们根本就忘记了咱们今天是正常休沐!”

  嗯,做父母的这就很不好意思了!

  第97章

  时间总是最经不起念叨的, 在胤禛对女儿的期盼之中,苏莹再次生了个儿子。

  胤禛失望之下, 给这孩子私下起了个小名‘招妹’,让苏莹哭笑不得, 还好他也就在夫妻俩的时候叫叫,不然传出去让外人以为他这个阿玛不喜欢这孩子, 那还真是一场灾难!

  不能大厅广众的叫, 胤禛也有办法, 他为了让他的这个想法具现化一点, 还专门去磨着康熙皇帝给这孩子的名字起成了弘昭,看在名字还可以的份上,苏莹就把这个名字背后的意义给勉强遗忘了。

  虽然有点失望,但是到了洗三, 胤禛依然以最欢喜的姿态向众人宣告了雍王府二公子的到来。

  九福晋、十福晋因为和苏莹有一同整理账册的情谊,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则感念四哥对他们在皇上面前多有提起, 也是嘱咐多和雍王府多来往, 因此对于雍王府老二的出生四人自然是先众人一步的来庆贺。

  其实十四阿哥属于这四个人之中最摸不着头脑的, 一方面他额娘说这是四哥该做的,一方面又嘱托他要好好和四哥相处,问为什么又死活问不出什么来。

  这几年,他和四哥关系好的时候曾经好奇的私下问过, 四哥也只是踢了他一脚,不咸不淡的说,“哥哥不就是应该照顾弟弟吗?有些事, 不要多问,知道的多了就是自寻烦恼!”

  十四阿哥就知道这里面有事,可惜,在宫里皇后娘娘管的严,他找线索也找不出个一二三来,只能放弃。

  苏莹这个人,因为武力值过高,平时又不用她勾心斗角,所以在心计方面这些年是越来越有退化的迹象了,所以她和妯娌之间的相处方式就是——咱们一起做生意吧!

  还别说,这一招少有失效的,别看九福晋十福晋来帮着看账本,实际上她们看的可不是她们这些妯娌之间合作的项目。

  所以,别看这些妯娌之间都是只在家中坐,实际上,除了大福晋早逝,太子妃位置太高没能合作,苏莹和剩下的三到十四福晋妯娌们都有合作,就是八福晋郭络罗氏都不例外。

  这些合作之中,书屋、绸缎庄、成衣店、胭脂铺、酒楼、茶馆、首饰店,甚至还有一个百货商店,甚至因为各府对瓷器陶器的需求,她们甚至还专门买下了个小窑厂,就专门为各府烧制各种特制的器具。

  因为这个,还给各家福晋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她们为自己的小爱好开出来了不少小店,就比如十福晋,她专门开了个原汁原味的草原烧烤店,打的招牌都是正宗的来自草原上的牛羊,还别说,生意很不错。

  在苏莹看来,她们之所以能不赔,都是因为有靠山和不差那个钱,拿出的东西绝对质量超出市面一截,导致的结果在京城这个不差钱的地买的人很满意,满意就代表着回头客比较多。

  说白了,她们做的是有钱人的生意,是奢移品行业,再加上有身份有地位,明眼人知道背后是她们,也就没人刻意和她们抢生意,自然也就赚钱了。

  所以,苏莹和诸位福晋最差也是面子情,这一点在合作的项目稳定赚钱之后,苏莹就会寻机抽身,这面子情维持的就更好了。

  之所以和九福晋十福晋关系好是因为她本人和九阿哥十阿哥有合作,而十三福晋十四福晋则是胤禛和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关系好,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古时候对夫妻一体看的有多重,别管人家夫妻俩关起门关系多么的差,闹得有多凶,出了门,就绝对是劲儿往一处使,苏莹觉得她在这一点上做的是远远不如,至少,她从来不曾认真帮胤禛经营过什么关系,惭愧惭愧!

  虽然惭愧,但是苏莹可没打算改的意思。

  在苏莹看来,在清朝这个男权主义发展到整个封建时代最高的地步的社会,女子虽然还能在政治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看看皇帝的后宫的嫔妃们以及公主们,还有前朝的皇子们,就足以发现老爷子的掌控欲非常强。

  这种掌控欲从他因为太子一举一动不合他心意,就硬是把太子弄成单打独斗,甚至废掉就可以看出。

  ——实际上历史上几千年来这么奇特的废太子原因也是独此一例,因为历史上的废太子可能是因为皇帝不喜欢太子,可能是太子不符合皇帝对继承人的期望,还可能是太子急着上台而有了谋逆,甚至可能是因为外戚实力太强,可惜,这些太子胤礽一个也不符合。

  康熙皇帝废太子的终极原因就是他觉得太子不孝顺,不知道心疼老父亲,最信任的人不是他这个老父亲,最终猜疑太子有谋逆之心,其它的所谓骄奢淫逸之类的只是在这些基础之上添了把火罢了。

  要知道如果比骄奢淫逸的话,康熙皇帝绝对是皇帝之中的翘楚,别看太子整天花费颇多的样子,实际上康熙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要知道,即使当初打仗打的最凶的时候,国库最困难的时候,康熙皇帝的后宫也没有停止过进人,他的后宫嫔妃们的工资也是照单全发,从无克扣,康熙皇帝的后宫到底有多少人呢?恐怕康熙皇帝本人也数不清。

  就胤禛曾经查过的内务府账本,整个后宫一年的工资加份例加年终奖,绝对有两百万两以上的花费,就这个数目还是保守估计,因为还有嫔妃们过生辰怀孕生子这些事的例外赏赐不在其中。

  可以说康熙皇帝本人是十分双标的,他可以仁慈,他的儿子这样做了,就是收买人心,他可以沽名钓誉,他儿子这样做了就是好名,他的好色是为了延绵后代,他儿子这样做了就是淫逸,他可以花费不菲的南巡北巡各种出去转圈圈旅游,他儿子花钱太多了,就是骄奢。

  所以说,有一个康熙皇帝这样的老父亲,你就老老实实干活就行了,其它什么小动作最好就别做,免得老爷子看你哪里不顺眼了导致你处处是毛病,弄不好喝个水还嫌弃你一口闷太不符合养生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