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节(2 / 2)


  对于自己的兄弟,胤禛向来不玩虚的,直接问道,“胤禌,听说你去学了医?”

  十一阿哥赶紧正襟危坐,点头道,“是的,四哥,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吗?”

  轻声咳了咳,胤禛继续问,“医术怎么样?能给人开方治病了吗?”

  “这个嘛——”十一阿哥摸了摸把帽子拿掉之后头顶长出来头发之后学着小孩子们剪出来的时髦发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师父说啦,我这个人悟性还可以,独自给人看个风寒之类的小病还行,不会害人性命,比起师父来说,就差远了。”

  苏莹挑了挑眉,“那你学得不错,我祖母说过,能自己给人开方用药,就算学出来了。”

  “咦,四嫂也懂医吗?”十一阿哥惊奇不已,前些天他专门去见了苏祖母,这老人家七十多岁了,身体还那么硬朗,回去了和师父提了提,师父给了很高的评价。

  苏莹可惜的摇摇头,“小时候觉得会医的都是满地跑的,再加上身体一直很好,就只是听祖母讲了几篇《内经》。”

  最为主要的是她的心思太过驳杂,什么都想做,背书又觉得太枯燥而背不下去,到最后自然是什么也没学好,唯一算是学好了的,也就是练武这件事了,这个靠的也是天分和对武侠的那种追求,当然了,练武练到她这种能对自己身体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了若指掌,对外部都产生感应的境界的,绝对让修道的很多人都艳羡不已,其它的,苏莹自己不得不承认,全都是在啃上辈子的老底!

  十一阿哥认真点点头,“那确实学不好,为了学医,可是把《内径》倒背如流,我自从十几岁遇到我这个师父,我师父觉得我特别有这方面的慧根,才找我做徒弟。”

  苏莹对于这个时代是个秀才都能把所有的四书五经什么的背下来这种情况早就麻木了,现在又来了个打击她的学医的,她觉得不能再聊下去了,再聊下去,做为连背个《三字经》都会卡壳的她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太打击人的自信心自尊心了。

  苏莹忍住自己不淡定的心情,淡定的道,“这么看来十一学得不错,五运六气能推吗?”

  十一阿哥摸了摸鼻子,默默地往四哥的方向看了一眼,怀疑他四哥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不?当然了在兄长面前他还是很怂的,所以他很诚实的摇摇头,“这个还真不会。”

  苏莹敲了敲桌子,“你的师父会吗?”

  十一阿哥与有荣焉的抬起下巴,“我师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世上,就没有他老人家不会的东西,只是一个五运六气而已,这有什么难的。”

  “好吧,”苏莹点点头,“其实会不会推五运六气不重要,我和你四哥请你来是想问一下瘟疫这个东西的有关问题!”

  十一阿哥,“…………”耍我呢!

  第139章

  胤禛看向一边, 忍笑忍得挺辛苦的, 实在是——他福晋这人吧,时间久了他也才摸到她这一点不自知的小毛病,那就是只要不是面对一看就慈眉善目、德高望重、胡搅蛮缠,咳, 或者他们家老爷子这样实在惹不起的,她就会有一个小毛病, 那就是给人挑毛病, 胤禛喜欢称这种行为为找茬,而经过胤禛的观察,他福晋称之为抬杠。

  更可悲的是, 他家福晋其它还好, 偏偏就是知道的比现在大部分人多了那么一点点,而能激发她找茬欲望的, 放眼大清,也没有几个,大部分时候她都是和所有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认真算起来的话,他其实就是一个他福晋的长期找茬对象,做为一个长期被找茬的,想要被避免被找茬, 一,不要在哪一方面表现得很专业,要不然你就是真的专业, 福晋一般来说进入这个状态之后还是很讲道理的,也绝不会不懂装懂,能把她说服了,一般来说,就是真有本事的,二嘛,找到福晋的弱点,一击必中,打击了福晋的气焰之后,她会在一段时间之内都绕着你走。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胤禛一般会采用第二种,省事啊什么的都是其次,主要是那个时候的福晋特别好欺负!

  唉,对于一个有武力值不用,偏偏要和人搞辩论的福晋在一起那种安全感绝对是超乎寻常的!

  当然了,在面对的是其他人的时候,他福晋还是占上风好了。

  面对着十一弟幽怨的目光,胤禛很淡定的把他重新写了一份的计划书开头拿给他看。

  大凡学医的人心中都有着一种救民济世的情怀,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就更为明显一点,毕竟有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这种深入所有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的共同认知,在这个时代,有很多出名的医士都是曾经把科举考通关曾经做过官的人,这些人大体都是家有余财,学的就是一个兴趣,也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

  换一个残酷点的说法就是,穷人想学个医是一没门道,二没那个资本,连书都没得读,学医何其难?而存在于民间的那些只为周边的百姓治病的那些人的秘方,哪一个不是几代积累下来的?换个说法,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谁,没几个治愈的例子,谁敢用?秘方秘方,其中蕴含了多少心血无人可知。

  存在于这个时代大部分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是,有了银子就应该读书,读了书做什么?当然是做官,也只有做了官,见识了民间疾苦,心有慈悲的人,才会去学医,不然的话,就只能是家传或者其它传承了。

  真要说的话,那些都当了官了,还跑去学医的有人引路吗?这个还真是不一定,因为这些人家中藏书甚丰,完全可以自学啊,反正能把书读到考过进士的,一个国家每三年也才出这二三百个,就是扩大到举人,整个国家也没多少,这些脑子都差不到哪里去的人,谁敢说他们的自学能力差?再加上自古以来医和传统文化是分不了家的,能把四书五经掌握的人,学医真的只是看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而已。

  身为曾经体弱多病的一员,十一阿哥想学医最主要的是有自身的身体原因,拜了师之后,师父先是给他调理身体,他没少借着出门画画的借口跟着他师父在外面跑,再加上跟着师父练气功强身健体,他曾被太医判为难有子嗣,现在呢,他家里的儿子都多大了?想想当初那群太医的表情,十一阿哥到现在都记得他从小到大心中的那口郁气慢慢出来的那个过程。

  跟着他师父学医时间长了,见识到了他师父那种专往没钱治病的人那里走,给人治病分文不收管饭就行,还偶尔倒贴的行为之后,在他心里,医士就应该是一个崇高的高大的,就如同他师父那样的形象,高标准的结果就是,十一阿哥对自己的要求也挺高。

  自从他会给人治病之后,他去给人治病的时候,他身为皇子的娇矜高高在上爱洁这些全都是不存在的,当然啦,除了那些不知道身份的平民百姓,也没人愿意让他给瞧病啊!

  医术这东西,那是越研究就越是感觉它的奇妙,十一阿哥是知道自己的资质只能算是普通的,就看他跟着师父学了这么久,只能给人治个小病,他师父可是真正的活死人肉白骨的老神仙级别的,还好师父他老人家不嫌弃他资质驽钝。

  瘟疫,十一阿哥也听他师父说过,据他师父的说法,他老人家还曾经亲自去了山东治病救人,十一阿哥当时看着他须发皆白的老神仙模样,最后还是忍住了好奇心,没问他到底活了多长时间!

  对于瘟疫知道点的十一阿哥自然知道这东西的可怕,而历朝历代即使知道它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的特性,也没办法去防治,因为谁也不敢说哪个时间点肯定会出现,这一点就是他师父也不敢百分百的打包票。

  按照他师父的说法,这瘟疫的产生和天地的运行,以及星辰对天地的影响都有关系,其中的影响就和大海要受月亮的影响而出现潮汐是一样的道理,他们这些凡人只能坦然接受,他们医士的作用就是把瘟疫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让更多的人得以保全,但是想把它的规律弄清楚,然后预防,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十一阿哥看向对面的夫妇俩,“四哥四嫂的意思是专门为了预防下一次以及以后的瘟疫像想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苏莹点头,“怎么样?”

  十一阿哥实话实说,“有点难,要真实的预测瘟疫的出现其实不是那么难,百姓都知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但是这种说法也并不是那么绝对,这还要考虑其他很多东西,要我说啊,这东西应该是钦天监的职责范围,可是咱们大清的钦天监,连咱们的四书五经、天干地支都不懂的洋人都有,想让他们预测雨水干旱问题都难,更别说……唉,不提也罢!”

  胤禛听明白了,这瘟疫还是可以预测的,这就够了,能预测,只要找到能预测的人就可以了,大清这么大,总不至于连这么个人都找不到吧!

  这个问题心中有数了,胤禛看向苏莹,“福晋,这个原因、预防,如何阻断传染都是医士们的事,要不就把这事交给太医院来办?”

  “别——千万别!”苏莹还没说话,十一阿哥先急了,“四哥,太医院那群人那医术,弟弟我吃了他们那么长时间的药,都没好,这件事要是交给太医院,哼——”

  苏莹笑了,“能进太医院的都是有本事的,你是贵人,他们给你用药自然是要慎之又慎,就怕给治坏了,他们可是医官,讲究的自然是先管自己的官位,先保自己的命!”

  “嘁,”十一阿哥闻言更生气了,“保了他们自己的命,把别人治死了,他们最后还是太医?我当时要是死了,是我自己的身体不好,命薄吗?我不管,这件事交给他们我不放心,四哥四嫂,要不交给弟弟来做?”

  苏莹挑眉,“可以是可以,不过太医院有很多太医,你来做的话,你靠什么?”

  十一阿哥卡壳了,他什么也靠不了,他倒是可以直接去管太医,让太医给他办事,但是,他又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十一阿哥是气哼哼的离开的,胤禛看着他的背影好笑的摇摇头,回了书房就看到福晋开始拿着笔接着在桌面上写着什么。

  胤禛走过去,就看到福晋换了张纸,重新开头,上书‘医院的规划’,朝中有太医院,到了这里就成了医院,看来福晋这是想好了要怎么做了。

  当然想好了,在苏莹看来,在这片土地上,缺的从来不是好的医士,如果缺的真的是医士的话,也就不会每次大疫都会出现一批医士力挽狂澜,远的华夏医学的奠基人黄帝就不说了,被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不就是因为大疫而做出了被后世尊崇几千年的《伤寒论》?

  而几十年前的那场大瘟疫也应时出现了吴又可等一批医士,确切地说,他们本就存在,只不过灾难性的大瘟疫让他们出现在了世人面前,并为世人所熟知,他们为了总结在这灾难之中的经验教训,才会写出这些经典给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