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节(2 / 2)


  这个狗男人不止有敲脑袋的癖好,还有揪耳朵的破习惯啊。

  他低着声音:“还有,还是那句话,什么时候肯嫁了,再过来使唤我。”

  姜萱不信邪,“那你不怕以后没粮吃吗?乡下的农民要交公粮,说不定所有的粮食产量交上去,都交不够呢。”

  “那又怎么样?”他眼神闪烁。

  姜萱着急:“农民没粮吃,肯定要闹饥荒啊。”

  此话一出,郑西洲久久盯着她,盯得姜萱渐渐心虚,原本理直气壮的模样又变成了躲到窝里的小仓鼠。

  半晌,他才道:“明天是星期天,我去乡下打听打听。”

  姜萱一点也不敢说话。

  吃完饭,郑西洲不去刷碗,姜萱也不动,爬到床上看报纸,拿着铅笔在纸上偷偷写稿子。

  晚上八点整,郑西洲无奈叹口气,看不惯桌上堆的脏兮兮碗筷,破天荒地把碗筷收拾出去,

  蹲在水龙头前利落地刷碗。

  姜萱扒门缝上观察了半天,脸上意外地露出一抹笑意。

  星期天不上班。

  大清早,郑西洲起床洗漱,准备动身去乡下看看情况。

  姜萱没跟着他一块去,躲在房里继续写稿,修修改改,一直写到中午十二点。

  估摸着人也快回来了,连忙把稿件塞进空间藏好,然后出去准备做饭。

  先是蒸了一锅红薯,把红薯剥皮捣碎,然后加了适量白面,加水揉成团,再一个一个擀成薄饼的形状。

  最后拿着切平的胡萝卜沾点油,往锅里大概刷一层,再把红薯饼放进去烙两圈。

  没多久,红薯饼的香气飘了出来。

  对门的杨婶也闻到了味儿,“做了什么?真香。”

  姜萱高兴地说:“是红薯饼,婶子,我给你揪一小块,你尝尝。”

  焦香脆口的红薯饼递过来,杨婶顺便瞅了眼灶台,锅里还刷了一层油,虽然几乎很少,但也太浪费了。

  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

  杨婶暗自摇头,也不好说什么,尝了一口姜萱递过来的红薯饼,好吃是好吃,又是白面又是油的,能不好吃吗?

  姜萱期待:“怎么样?好吃吗?”

  “好吃,”

  杨婶脸色犹豫,还是劝道:“小姜啊,过日子不能大手大脚的,要省着点,这个油用的太多了,白面也是,应该留着过节包饺子才对。你提前吃完了,到时候想包饺子都没法包了。”

  “……”她已经够节省了!

  姜萱干笑:“婶子,我知道,今天不是星期天嘛,我就想着做一次好的,给郑西洲好好吃一顿!他平时那么辛苦,就当是犒劳了。”

  关键时刻还是要拉郑西洲挡挡箭。

  果然,姜萱这么一说,杨婶眉头紧皱,也没再说什么。

  姜萱松口气,刚坐到灶台前,抬眼就看见了田寡妇家的大蛋二蛋,扒着灶台边沿,可怜巴巴地瞅着锅里的红薯饼。

  二蛋道:“我也要吃红薯饼!”

  至于大蛋,毫不客气,直接上手去拿。

  姜萱木着脸,拿起铁勺狠敲那只偷拿的爪子,“你再碰一下试试?信不信我让郑西洲回来揍你啊?”

  二蛋嚷嚷:“哥,你放心,那个坏蛋这会不在家!”

  大蛋擦掉鼻涕说:“吃了再挨揍,不亏!”

  姜萱:……

  于是姜萱眼睁睁看着这两个熊孩子伸手进锅,烫的手指发红。

  四五岁大的小男娃,拿到红薯饼一溜烟跑出大杂院,没几秒便跑得不见人影。

  姜萱没有去追,扭头看向远处的田寡妇。

  田寡妇笑得花枝乱颤,“别找我要啊,那两个臭小子偷的,也算他们的本事了。”

  姜萱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方面替那两个偷饼的熊孩子悲哀,有田寡妇这般教导,未来的境遇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又想着。

  她要搬家。

  必须要离开这个环境。

  未来三年都是吃不饱的困难时期,她不可能一直委屈自己吃红薯粥和糠咽菜,就像今天第一次尝试做红薯饼。

  杨婶念叨她不会过日子。

  大蛋二蛋扒着灶台,趁着郑西洲不在家,当着她的面,直接抢了一个饼。

  田寡妇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