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节(2 / 2)


  采百草是北边人在端午节这日特有的风俗。平民之家到了端午这日一般都会相约去郊外踏青顺带采摘野生药草,意为避秽驱邪。贵族之家,大多是找一处山水名胜之处或古寺进香纳吉,寺中也有专门的药田供人采摘。

  今年老太太与儿媳们商量定去谭拓寺上香。

  老太太就笑道:“那可好了。不过,太妃今年是不出门了?”

  齐灏颔首道:“是,祖母今年在家中过节。”

  他说罢,又与老太太应对了几句,才笑着道辞,与宋子羡兄弟两个去了外院。

  他们一走,屋子里的人便叽叽喳喳的讨论开来。

  几位姑娘只敢小声的说话,宋毓琴却看看陈氏似是质问的道:“二嫂,世子怎会唤你岳母,难道他与六丫头………”

  “世子与萦姐儿是自小定下的亲事。”陈氏不等她说完,干脆的道。

  宋毓琴闻言面上似有不甘又有一丝遗憾,而二房的几个姑娘,饶是刚才有了猜测,但此时听了陈氏的话还是大吃一惊。

  三姑娘和四姑娘看着季萦,心里五味杂陈,除了失落还有一种无力追赶的落寞。

  七姑娘更是惊异道:“六姐姐竟是与王府定下了亲事。”她说着就去瞧季萦的神情。

  此时,季萦听到陈氏提起自己的婚事,早已佯作害羞的低下了头。

  谢意尔已经调整了面色,只是到底年轻,越是装作若无其事,越有些欲盖弥彰的样子。见宋毓琴频频看向她,眼神里透着担忧,脸上露出个勉强的笑。

  并未察觉到姑娘们这边有些沉闷的氛围,大人之间相互说笑起来。

  文氏笑看着陈氏道:“恭喜二嫂了,得了这么一个好女婿。咱们六丫头也是好福气,日后便是王府世子妃了。”

  陈氏也笑着道:“弟妹也别光羡慕我,咱们五姑娘出落的亭亭玉立,日后必定能找个好人家,弟妹只等着喝女婿的茶吧。”

  文氏哈哈笑起来,好似很高兴的样子。她道:“那就托二嫂吉言了。说起来,我还得拜托两位嫂子呢,我是个不爱出门的,倒是两位嫂子交游广阔,日后有了好亲事可得想着些我们家婷姐儿。”

  也是如今大姑娘和季萦的亲事落定了,她才敢当面说这话。

  陈氏闻言笑道:“弟妹不用着急,以咱们五姑娘的人才日后还怕没有好姻缘。”

  大太太顾氏也附和道:“是啊,以后认识了出色的少年郎定让三弟妹好好相看一番。”这也算是做出了承诺。毕竟,她也知道三太太母女巴结她们母女为的便是将来五姑娘的亲事。

  二姑娘听着三太太与嫡母说话,不高兴的撇了撇嘴,她是瞧不上三太太这种会钻营的姿态的,而且将五姑娘的婚事托给嫡母,这便是占用了她自个儿的资源。

  她是庶出,将来的姻缘攥在嫡母手中。她只比大姑娘小一岁,现在她的亲事还没着落呢,又来了个五姑娘。她和五姑娘的出身是半斤八两,以后的婚事水平也在同一个层次。日后有了好亲事,她们两姐妹说不定还得相争。

  三姑娘和四姑娘倒是对五姑娘有些艳羡。她们两人一个生母不顶用,一个生母早逝,身后无人为自己打算,将来如何全凭嫡母的良心。哪像五姑娘这样,只等着三太□□排好一切就行。

  今日季萦的亲事被揭晓,众人的心思都如同被搅乱了的一池春水,浮动难平。只是还在老太太这里,才勉强压下了心里的浮躁。

  等用了午饭,老太太要歇一会儿午觉,众人这才各自散了。

  午时,季萦并未回去四知院,而是与陈氏一道去了世安院。

  陈氏瞧着女儿低头时沉静的模样,想说什么却又有些迟疑。沉吟了半晌,才道:“肃王世子娘今日见了,是个知礼磊落之人,老太爷和老太太能为你找到这样一个好男儿也是费心了。想必不久之后王府那边便要正式下定了。”

  季萦闻言点点头,面上犹豫道:“今日世子来时姑姑和表姐皆面色有异,肃王世子与表姐怕是早前就相识。”

  陈氏闻言不以为意道:“世子人才优异,自然招人惦记。不过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咱们两家早有姻盟,名份已定,断容不得旁人妄想。”

  宋毓琴对肃王世子的惦记并不被陈氏放在心上,但她怕女儿对此吃心,索性将自己打听到的事情说了。

  “………也是一面之缘,听说是你姑母来京的路上遇到了去南边办差的世子,世子听她们是咱们家亲眷,这才让出了客栈上房给她们居住。”

  原来如此,既不是有什么狗血的前情,季萦便放下了心。

  她不在意此事,却有人为此黯然神伤。

  一进弄玉轩,谢意尔的眼泪就再也忍不住落下来了。

  宋毓琴使了眼色让丫头们去外面守着,才转身安慰起女儿来。“好孩子,快别哭了。这世间的好男儿多的是,你又何苦执着于一个已经错失的人。”

  谢意尔此时心里又羞又恼,既有错失良人的伤心,还有自己求而不得别人却得偿所愿的不甘。

  她趴在宋毓琴怀里哭了半晌,哽咽道:“娘,天下的男子虽多,可及得上世子的又有几个。”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终于终身有靠,却不想心里的良人竟成了别人的未婚夫,这让她如何不意难平。

  第32章 姑太太教女    宋毓琴对女儿的话深以……

  宋毓琴对女儿的话深以为然。她倒不是觉得肃王世子就是这世间最好的男儿了, 而是她清楚的知道以她们谢家的门第,肃王世子对女儿来说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不说肃王世子的好人品,只他们家太妃与老太太相熟这一样便是捷径。别的与肃王世子一般家世的儿郎, 谢家女儿自是攀扯不上。而其余才华出众但家世逊于肃王府的男儿, 她们自然是瞧不上的。已经见过珠玉,焉能再甘心屈从于沙砾。

  只是千算万想, 如今都已无法为之了。宋毓琴便是再知道女儿钟意于肃王世子,也得狠下心让她断了这个念想。

  只是谢意尔自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 看上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便是与家里的兄姐相比, 父母也更疼她些。她从未受过挫折, 虽然表面上性情柔婉, 但内里最是执拗不过,而今又求而不得, 又怎会甘心认命。

  眼见母亲坚决的态度,谢意尔心里一动,道:“娘, 今日二舅母说六妹与世子是自小定下的亲事,可您之前试探过外祖母, 如何那时外祖母未曾与您说明此事。”

  这………

  宋毓琴想起此事心里也有疑问, 但还是道:“该是你外祖母另有思量才是, 但无论如何你二舅母所说六丫头之事不会有假。今日你大舅母与三舅母都在, 观她们的神情也该是早就知道这桩亲事才对。”

  谢意尔反驳道:“便是如此, 可六妹妹从未见过世子, 而且他们两人年纪也相差甚远, 这亲事定是另有隐情。”

  宋毓琴摇头道:“子女亲事自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论这桩亲事有什么隐情,既然两家已经定下了, 便不会有所更改。”她说着见女儿面上还有挣扎,就又道:“你道你外祖母为何今日专门请了世子上门,定是我前几日与她打听世子的事,她心里有了猜测。所以这才将六丫头的亲事公布与人前断了咱们的念头。”论起对老太太的了解,她这个女儿可是第一人。

  谢意尔闻言,想起老太太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心里一阵不自在。她道:“阿娘,明明是咱们先遇到世子的,这难道不是缘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