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7节(1 / 2)





  徐燕舟又问了一遍,“阿南,这是什么故事?”

  徐燕南:“孔融让梨的故事……哥哥,这个给你吃。”

  徐燕舟揉揉徐燕南的脑袋,“嗯,书读的不错,懂得学以致用了。”

  送出去一块点心,徐燕南倒没有后悔,毕竟是给兄长吃,两块都给兄长他都舍得。

  但是,那是嫂子单独给他做的,他想留到晚上吃的啊。

  徐燕舟端着点心,想了想还是没吃,他端进屋,“阿妙。”

  顾妙已经铺好床了,“你拿的什么?”

  徐燕舟:“阿南给我的,说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心有所感。”

  顾妙:“他给你就要?怎么还拿小孩的东西吃。”

  徐燕舟:“他说这是你单独做给他的,别人都没有,我就想尝尝。”

  顾妙心里有点不好受,“那以后做什么,给你单独留一份,行吗?”

  徐燕舟点点头,“行,你吃了吗,你先吃。”

  顾妙做的是像糯米糍一样的点心,折腾了一下午,糯米面揉成的面皮,里面的馅儿是牛乳和鸡蛋清打发的,用冰块冰过,吃起来冰凉冰凉的。

  清甜还解暑。

  做的时候徐幼薇尝来着,卢氏李氏也尝了一口,做的不多,就没给徐燕舟留。

  顾妙:“我不吃,下次一定给你留,做什么都给你留。”

  徐燕舟点点头,“你吃一样。”

  这种甜的点心,徐燕舟其实不怎么爱吃,他咬了一口,“好像有点酸。”

  顾妙闻了闻,的确有些酸了,六月末天热,下午做的,留到晚上,已经发酸了。

  还好徐燕舟拿了回来,不然徐燕南吃了……

  顾妙:“不能吃了,已经酸了。”明日再给徐燕舟做,这个要现做现吃。

  徐燕舟点点头,“那不吃,那梳洗休息。”

  徐燕舟是真的累,城内城外,各地奏折都送到将军府,虽然有傅晋生帮忙处理,但是大部分公务都压在了他身上。

  两人躺在床上,徐燕舟拉住顾妙的手,道:“我已通知礼部,登基大典同封后大典一起。”

  徐燕舟以前就想,别人有的顾妙也要有,别人没有的顾妙还要有。

  徐燕舟想封后大典同登基大典一起,就是时间有些赶。

  他一直想补一次拜堂,三书六聘,八抬大轿,什么都要补齐。

  就怕顾妙觉得赶。

  徐燕舟:“苏氏还在毓秀宫,等她养好些,就搬去镇国寺……天下是我打下来的,不纳妃,他们也不敢多言。”

  顾妙有些动容,她和徐燕舟一路走到现在,顾妙害怕徐燕舟变成另一个人。

  为人君,会有臣子谏言,徐燕舟的私事会变成国事。

  顾妙:“定好日子了吗?”

  徐燕舟:“七月三日是个好日子,还有七日。”

  徐燕舟先是握着顾妙的手,然后又揽住顾妙的腰,晚上凉快,这样抱着也不觉得热。

  顾妙道:“是不是有些赶,还什么都没有准备。”

  徐燕舟道:“登基大典一切从简,其他的你别担心,已经准备好了。”

  嫁衣是卢氏去年就开始准备的,大红色嫁衣,上面绣了金凤。

  原本卢氏不准备绣金凤,可是不绣凤凰,又觉得惋惜。

  补婚仪只有他们一家人,绣凤凰也不怕什么,既然要补,那就要最好的。

  卢氏从顾妙那里要来的珍珠做成了凤冠,徐燕舟看过,很好看,顾妙穿上嫁衣一定很好看。

  顾妙拍拍徐燕舟的手,“什么时候准备的,我怎么不知道!”

  徐燕舟:“是娘准备的,我想补拜堂之礼,想补洞房花烛,所以早早就备上了。阿妙,无论造不造反,这个都有。”

  徐燕舟想了许久,也准备了许久,他都没看过顾妙穿大红嫁衣的样子,一定很好看。

  顾妙鼻子有点酸,徐燕舟记着这些,她很高兴。

  顾妙道:“我盼着七月三日。”

  徐燕舟:“我也盼着,洞房花烛我都等了快九个多月了。”

  一方面是舍不得,另一方面徐燕舟也觉得不够尊重,七月三日,还有七日,很快了。

  礼部拟了几个日子,七月三日是最近的一个,的确有些赶,连吉服都没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