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93章(2 / 2)


  只不过,吴应雄的义务教育却是仅仅只针对周国内的汉人和蒙古,藏人,维族人等统治阶级的后代。

  那些三哥还是乖乖做农奴好了!

  吴应雄要保证自己的统治集团内有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并且为自己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

  以求实现自己对国家的有效统治,而非是通过和利益集团妥协来获得统治权。

  而吴应雄和吴应麒两者统治方法的不同,则是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发展方向。

  吴应麒将自己的国家的未来盯在对外扩张上。

  希望可以在短时间内拿下整个印度,借此来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大富庶。

  所以,他才要向当地的既得利益者妥协,通过给既得利益者让步利益,来获得他们的支持。

  以便自己更进一步扩张!

  而吴应雄却是不同。

  吴应雄知道自己的军事能力比较拉胯,是故完全没有要对外扩张用兵的打算。

  他的能力偏于治政方面,是故便准备要在治政方面用用功,来保证自己统治稳固。

  现在吴应雄唯一面临的外部威胁就是西面的波斯帝国。

  但波斯那边的压力有大明在碎叶城的驻军帮着分担,是故,吴应雄才有闲心去治理内政。

  ……

  大明光复十九年冬。

  朱宏煜在确认自己的太子对于政务处理还算得心应手之后,便直接下旨让其监国,然后他便带着自己的妻妾和儿女们前往南方过冬。

  第一选择便是海南岛!

  朱才坤站在南京城外的火车站的月台上,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亲母亲,弟弟妹妹一起登上火车,出门去旅游,就留下他一个人监国看家,站在风中凌乱。

  忽然,他有了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心塞的厉害。

  不过,在心塞的同时,他又感觉有些窃喜。

  最起码就目前来看,父皇是钟意让自己继承皇位的。

  否则就不会把政务全部抛给自己,完全不担心自己利用监国的机会,结党营私培植党羽了。

  只是,这一下这么多的政务砸过来,朱才坤也是真的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虽然之前他已经在着手处理政务了,但那时候毕竟有父皇在京城镇场子,不懂他随时能去问。

  现在父皇一出京,朱才坤是真的不适应。

  但是,不适应也没办法,皇帝已经走了,他这个监国只能顶上去。

  要是让外人来看,朱宏煜将偌大的一个个国家的政务,全部交给一个刚刚成年的孩子。

  这种行为是很不负责的!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因为现在大明的政治制度非常完善,内阁,秘书处,司礼监三方交叉处理奏章。

  其中内阁是具体处理和执行,秘书处负责审议,司礼监则更多的是代表皇权的存在。

  有这三方在,监国太子要做的只是把控一下朝政节奏,做一个活的印章而已。

  甚至可以说,就凭大明现在的政治制度,别说皇帝是个思想正常心智健全的成年人了,即使是个奶娃娃,也能平稳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