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章(2 / 2)


  里正也有心帮衬他们,想着只是带个话也不是啥大事儿,左右卖地这种大事儿也不是凭着一股子劲就能成的。所以自然无不答应。

  回了家,崔玉简单的做了点疙瘩汤,然后就换了赵二石到正屋同周氏一起商量起事儿来。

  一听要五两银子,周氏心里就开始打鼓了。虽说二石寻到了活儿,可一个月也不过三四百文钱,这要攒到什么年月才能攒出来啊。而且开垦荒地,可真不是说说就能成的事儿,就更别提孙媳妇是准备种什么桑树养什么桑蚕了。

  她活了快一辈子了,可都没听说过哪家庄稼主能养的住桑蚕,听说镇上拿些大绣坊卖的蚕丝布,可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那是金贵的不行不行的。只一块帕子,都能够她们农家院吃好几个月的呢。

  难不成孙媳妇是想挣钱想魔怔了?

  不说赵二石是个什么态度,当下周氏就连连摇头,觉得不能买地了。五两银子别说他们没有,便是有也不能买,省的玉娘真因着这块地中了邪。

  对于周氏的话,崔玉是觉得哭笑不得。不过她倒是也理解,想着眼下当务之急是买地,所以她也就没再解释桑树的事儿。

  最后崔玉自然是说动了赵二石跟周氏,她说小山跟朵儿长大了,少不得要重新盖房娶媳妇聘闺女的,就算是不种地以后那块也能盖了宽敞的大院。

  赵二石见媳妇乐意,心里已经同意大半了,只是怕自个不在家,媳妇会去下地,他有些舍不得。所以一直也就没开口赞同。

  如今说道盖房子,他倒是开始帮着劝说起周氏来。

  媳妇想要一个洗澡的屋子,他心里门清楚,所以若是真要盖大房子倒是好事儿一桩。而且买下地也不意味着要立马开垦,日后攒够了钱,雇人盖房时候一起拾掇了,也是合适的。

  只是银钱的事儿,的确困难。

  崔玉这会儿也不藏私了,把自个的陪嫁银子拿出来,又寻思着先回娘家借一些。好歹先凑够了地钱再说。

  几个人商量好了,就琢磨着赶明给里正答复去。瞧着天儿不早了,崔玉才忙去做了晚饭。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夜里赵二石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想着媳妇要回娘家借钱,还要贴补他们这一大家子,他的心里就跟蚂蚁咬了一样难受。

  琢磨了半夜,最终还是准备赶后儿去夏家问问能不能预支工钱。然后去寻了镇上相熟的兄弟借一借,总归不能还没遇到啥事儿,就让媳妇回娘家拿去。等过些时候,碰上有商队路过镇上,再打问一下人家还要不要人了。不为别的,只为那走一趟就三五两银子,就该寻摸寻摸。

  第二日一早,想着赵二石要去镇上做工,崔玉早早就起来给他收拾起来。带了几件换洗的衣裳,又嘱托了许多,这才放心的去灶房开火。

  吃完饭,俩人又腻歪了一会儿,崔玉才恋恋不舍的把人送出了家门。想着村里人都说外面做工的汉子吃不好喝不好,为了省两文钱日日都啃冷馒头就凉水,崔玉心里就有些发酸。只是她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如今不是她任性的时候。

  一边收拾着赵二石用过的碗筷,她心里一边念叨,过几日就做些好吃的给他送过去。总不能为了挣钱,把身体拖垮了。

  等日头起来了,周氏才带了小山跟朵儿起了身。帮着朵儿洗漱好后,小山就自觉地去喂鸡了。如今家里喂鸡的活儿,可都是周氏跟小山负责的。

  好在知道小山比别人家的皮孩子稳妥,崔玉也就没担心过,只是偶尔教他拌拌鸡食,或是把鸡蛋皮碾碎混进鸡食里。

  说是鸡食,其实不过是她做饭时候摘下的枯黄的菜叶或者菜根剁烂了。现在天儿刚回暖,地里还没生出野菜野草,连泥鳅虫子都还不好捉呢,所以家里的鸡自然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耗着。

  一家人吃了饭,让小山好好带着朵儿,崔玉就扶着周氏往里正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