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错拿了女主剧本的咸鱼第68节(2 / 2)


  特别是杨延宗,谁给他的胆子和信心?简直可笑至极!

  朕倒看看你骨头能有多硬!

  老皇帝冷笑连连。

  ……

  有关这一点,坤国舅也有些诧异。

  皇城西羁押大狱。

  送饭的监军又提着食盒来了,坤国舅眼皮子掀了掀,他听得见拐角墙后的动静,不禁挑了挑眉。

  这姓杨的倒是淡定,他的话三大王府一日不倒,老皇帝无论如何也会把他放出去的。

  可杨延宗,那可就难说了。

  坤国舅把食盒拖过来,打开,低头执起筷子,凉凉道:“张伯骞可是陛下二十载的心腹啊。”

  这事儿,原来就是赌皇帝的信任度,可张伯骞从父辈起就是皇帝的心腹,断不是杨延宗这刚刚靠过来者相比拟的。

  没错,对于杨延宗和皇帝的协议,坤国舅经过前天上阳殿,已经猜到几分了。

  他哼笑一声,杨延宗这种野心勃勃的投机分子,真敢火中取栗哈。

  杨延宗淡淡一笑,夹起尚热的饭食送进嘴里,没回应,但表情也没变化——他既然这么做了,那当然是有所安排有所把握的。

  不然把张伯骞搞下去,自己却没能取而代之,反而引起老皇帝侧目,他掺和图什么?

  杨延宗筷子顿了顿,微微眯眼,他回忆起上阳殿惊鸿一瞥的老皇帝——老皇帝看起来更衰老了,背已经有点伸不直的感觉,身着明黄龙袍,眉宇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晦暗色泽。

  他忽想从前苏瓷说过的——苏瓷从皇宫脱身后,曾私下和杨延宗说过,这个年纪做手术,消耗的可是生命力,老皇帝还伤病交困熬了这么长时间,恐怕即便痊愈,也很难长久了。

  就像一个漏风的簸箕,御医再怎么能干会调理,这个洞堵不起来也白搭。

  杨延宗挑了挑眉,不置可否,不动声色继续吃饭夹菜。

  饭吃完了,监军来收食盒,食盒拖过去的时候,对方忽无声无息扔过来一个小纸团。

  杨延宗拾起打开一看,“诸事已备,四王即将发难”。

  无署名,涂鸦文字,但不必多说,是季元昊传递的消息,这是两人之前商议好的。

  他挑了挑眉,这季元昊居然把手伸到监军里去了,也是能人。

  这季霖要是没有十二万分警惕他,恐怕将来得吃大亏啊。

  不过这对于杨延宗而言,是好事,毕竟目前他和季元昊才是合作联手。

  ……

  在季元昊的推动之下,四王没多久就发难了,首先是御史当朝死谏,表示皇帝当视民如子,多怜灾区百姓,五千六百万两官银来之不易,陛下不应包庇张伯骞云云。

  张伯骞背后的主子是谁?

  言语隐晦,但联系起这几天三大王府放出的消息而引起的小道流言,这指责之意是直指皇帝的——指责皇帝主导沉银案导致事件却最终脱轨,被北戎人钻了空子从而丢失了二千一百万两的官银。

  参张伯骞是不用死谏的。

  警示老皇帝才要。

  老皇帝当朝气了个半死,怒斥此人胡说八道,直接把他家给抄了!

  但这朝堂上的一抹鲜红只是开端,旋即四王联合六王七王来势汹汹,四王剑指左卫!

  现在左卫都指挥使张伯骞成了通敌嫌犯,哪怕他真幸运保住小命也不可能官复原职的了。杨延宗又不明不白被羁押进了临时大狱,连带下来好几个中层将领,现在整个左卫营是群龙无首啊!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四王的雷霆出手,除了先发制人洗清四王府保住心腹大将陈诚义之外,更重要还是利益,尤其是卫位都指挥使前天也被拉下台了,这左右卫一下子多个高位虚席以待,除了损伤较大的六王府,四王府和七王府坤氏都像鲨鱼嗅到了鲜血一般!

  朝中混战一片,而恰在这个时候,京外却传来八百里加急军报!

  ——北戎再度犯边!

  北戎人死活不承认他们最后到手了二千一百万两白银,挟此理由,再加上北戎内部灾情真的很严重不补充不行了,十四军同时发难,分三路发起突袭,抢掠了塞北边镇,总镇北疆的骠骑大将军徐世恭紧急遣军御敌又收拢百姓,急忙发八百里军报通报敌情和请求支援。

  北戎大军来时汹汹,边军很吃力啊!

  值得注意的是,大将军徐世恭还特地提到了杨延宗,因杨延宗曾两度参与与北戎的战事,时长达五年之后,他与北戎现任左贤王对战过多次,并获胜居多,可谓非常之熟悉。

  这次北戎三路大军的左路正是左贤王所率,两年前吃过一次闷亏后北疆大将损伤不少,因此有些青黄不接,徐世恭的加急军报还附上一本奏章:他特地点名要了好几个曾经征战过北戎的悍将,杨延宗排在最前头,是强调要必要的!

  老将军奏章末尾还道:让老皇帝不要太过固执偏见,边疆为重,既然无罪就赶紧把人放出来别关着云云。

  老将军今年七十了,老当益壮,他是三朝老臣,和老皇帝一个年纪的人了,母亲是大长公主,本人是先帝的辅政重臣,是保皇党不假,但却不是那种不由分说只管听命的大臣,就挺有个性的,也不怕皇帝,他有大功于社稷,说起话来就老实不客气。

  老皇帝被他气个半死,却又无可奈何,握住奏章脸色阴晴不定半晌,最后口谕:“去!把杨延宗放出来,令他立即收拾好左卫诸事,然后赶赴皋边!”

  他将奏章甩在案上,冷冷盯着孙时平匆匆奔出的殿门,心道,杨延宗,你可千万别让朕知道这里头有你的手笔,不然,哼!

  杨延宗当然没有驱使北戎出兵以及收买老将军的能量了,他只是预料到北戎会出兵而已。

  北戎不出兵,快挺不住了,即便不为了掠夺,也为了消除国内矛盾,他对北戎了解挺深的,判断这次北戎一无所获必然会恼羞成怒出兵。

  果不其然。

  杨延宗当天自皇城西的羁押大狱而出,花了一天时间,就镇住了群龙无首的左卫营,期间调整提拔,一点都不畏不掣肘,把陈条直接发往内阁,除了几个重要位置,其他人员很快有序下来,左卫营迅速井然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