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2 / 2)


  九明答道:“贫僧与妖物交手,期间他逃出了蒲花江,一时不知踪迹。至于是何原由要造洪水之势却是不得而知。”

  两人说着话,一旁闭目凝思的青莲突然起身,她面带惊异之色,惹得安均之与九明皆是侧首,青莲艰难开口:“我、我有姐妹传话,说、说是秦州之地有半月暴雨疾风,恐……恐……”

  九明一向沉稳平和,听到这儿也不免蹙了蹙眉头,安均之吓得一个激灵顿时跳了起来:“姑娘的姐妹是何人?此话当真?”

  青莲低低开口:“你别管我姐妹是何人,这事儿左右错不了就是了。”

  安均之也拿不稳此事可信不可信,但这事儿他又做不到不放在心上,在纠结之时九明出了声儿:“大人还是早做准备为好,绿引不会撒谎。”

  有了九明的话安均之总算有了个底儿,他颔首道谢:“那妖物之事还得多劳烦两位,此番事忙脱不得身,在下就先行告辞了。”

  安均之自去办那堆积的公事不提,这厢九明和青莲对坐着念了一番佛经,也不曾多歇,又出了无名寺去寻那兴风作浪的河妖。”

  盛清清精神极好,她探了探头,压低着声音对着席则道:“刚才我听到了绿引两个字,你听见了么?”

  席则应了一声:“听见了。”

  盛清清与席则二人低低窃语,桌前的说书先生一连着说了不少话,他也不觉着累,清了清嗓子,摇扇继续。

  “却如那青莲所说,自第二日起秦州之地多是暴雨,尤以长宜为甚,疾风骤雨给刚刚遭了大水的长宜再添雪覆霜。好在安均之早做了打算才没叫更糟糕的境地出现。

  朝廷赈灾的队伍已下,其中有好几位专攻洪涝之灾的大臣,安均之心下稍定,想着哪怕再艰难有了后援也能撑过去,但他万万没想到,瘟灾来的如此之快。

  洪涝之后疫症易发,但安均之早有了准备,尤其是在防范病疫之上是一细再细,哪想还是着了道。瘟疫来势汹汹,长宜之地遍地哀嚎。

  九明和青莲寻那河妖踪迹了,安均之无法只得硬着头皮上。

  瘟疫啊,叫人闻之色变的玩意儿。安均之本就是个普通凡人,撑了几天也受了感染,他举目无望,一心盼着九明归来。”

  说书先生已经喝了三碗茶水了,他慢条斯理不疾不徐,给他上茶的小二忍不住问道:“那九明大师回来了吗?”

  说书先生拿着折扇轻轻敲了敲桌子,笑道:“回来了。”

  “九明与青莲捉了河妖询问,才知那河妖不知从何处得了瘟神的一处瘟苗,借着发水将那瘟疫驱入其中。河妖被缚,性子极烈,直接当着二人之面自尽而亡,河妖身亡,他们也不敢耽误连夜赶回了长宜。

  安均之饱受瘟疫折磨,他命悬一线之际,口中突被塞进了一个清凉之物,顺着喉头滑落入了肚中,霎时病消体愈就连容色比起往日无病无灾时还要好些,他坐起身来下了地,却觉身轻气足好似被注入了几分仙气一般。

  他望着立在堂中的九明青莲二人惊道:“却不知大师与我吃了什么?莫不是仙丹?”

  青莲笑出声:“什么仙丹?分明是我的圣莲子,你这凡人真是好不识货,我的圣莲子比之老君的仙丹也是不差的。”

  安均之连忙道谢,他又问了一些关于河妖的事,之后才吞吞吐吐地对着青莲开了口:“如今长宜瘟疫肆虐,不知姑娘可否……”

  安均之话说一半,但青莲也摸出了他的意思,她摇了摇头:“我圣莲子不多。若是将圣莲子熬水做汤,其效能必然减半也驱不了瘟神的瘟苗。”

  “那……那该如何是好?”

  “等。”

  “等什么?等死吗?”安均之颓坐在地。九明摇了摇头:“瘟苗之能非比寻常,只能等着上面瘟神发现异常将其收回去。”

  安均之悲叹一声:“有道是天上一天人间一年,若是瘟神一时发现不了当如何?”

  九明念了声阿弥陀佛,青莲也不沉默无声,人间与那九重天隔着的何止是十万八千里,就算她腾云驾雾到了上面去也得费些时候。”

  大约是说到了瘟疫,堂中多有唏嘘,这玩意儿恐怖光是听听都受不了了。说书先生笑着摇头:“长宜满城啊俱是颓丧,安均之等啊等,就盼着瘟神快些来,等了一天等了一夜,他没等来瘟神,等来的是无名寺的一个小僧,说是九明大师请他往无名寺去一趟。

  安均之脚不停歇地去了无名寺,见到了相对站在高台上的九明和青莲二人。

  他听见他们在说话。

  “和尚,你可不能忘了给我遮阳挡尘。”

  “好”

  “你要记得给我浇灌极北之地的雪莲水,不然我长不大的。”

  “好”

  “你可不能一个人先回了九重天去,怎么也得等我一道。”

  “好”

  安均之听的迷糊,他走上前去问道:“两位在说什么?”青莲没应它,九明也未曾开口,四周沉默,一时倒有些尴尬。

  好半晌九明才低低地道了阿弥陀佛:“今次叫大人前来,是为瘟疫之事……”

  安均之听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他们的意思,青莲生在瑶池千年,后私自下凡游历,它本是仙物,虽道行不高却也是个仙身,莲族清气有驱病除疫之能,只长宜地广受灾人多,她若行施救必定会损及己身,虽不会有性命之忧,但也恐会一身修为散尽,回到最初莲子的状态。

  安均之有心想劝说两句,话到唇边却又开不了口,他跪在地上恭敬俯首。

  青莲倒是不怎么在意,她性子纯澈,想着左右救了人之后也不过是睡一觉罢了,待到她睡醒了长大了又什么事儿都没了,何乐而不为呢?她只一个劲儿地嘱咐九明要记得给她浇灌极北之地的雪莲水,除此之外便什么也没说了。”

  说书先生拍下惊堂木:“青莲借助九明之力于无名寺施法,莲香夹杂着丝丝金线漫溢整个长宜,至此,天明气清,病者突愈,长宜之灾终是归结。”

  说书先生似乎要结尾了,有人连忙出声:“那青莲呢?还有九明大师和安郡守呢?”

  见有人提话,说书先生倒也没卖关子,捻着胡须道:“青莲归为莲子,九明大师与安均之特于无名寺后院辟塘,引入活水,将那颗千年圣莲子种于其中,是以才有后来青莲寺的一池青莲。安均之自然顺顺当当地做着他的郡守,等着京都调配。至于九明大师……”

  说书先生顿了顿:“就不得而知了。”

  说书先生拍案结尾,客栈内掌声四起,有人调侃道:“你这故事倒还真是有头有尾,像模像样,就是太神乎其神了些。”

  说书先生呵呵一笑:“世间之大无奇不有,说不得在下还真摸着了百年前的门道呢。”

  听着说书先生的话,堂中玩笑又大了些,隐隐盖住了外面噼里啪啦的雨声。说书先生说了半天的话,他走至楼梯口问着掌柜要了把伞,掌柜大方地给了他一把大伞:“先生,这雨大着呢,打着伞也挡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