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节(2 / 2)

  果然朱瑁道:“所涉范围应比预料中还广,不好查。”

  何止是不好查?利益网纵横交错,一团乱麻,有太多人深陷其中了,一旦查清就是没命,这还不死死抱成团,硬是咬牙负隅顽抗。

  他们半点不熟悉内情,只能一点点摸索,按现在的进展,起码半年才能完事。

  但圣旨勒令三月内查清。

  不止朱瑁焦虑,整个钦差团都焦虑,没日没夜地核查,朱瑁又添一层忧火,怕这些个文官熬不了多久就得病。

  内外交困,朱瑁说起就上火:“若病了,只怕更糟!”

  确实燃眉之急,可惜傅缙武官,不管这茬,他只能安慰对方几句。

  不过没等他开口,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近,羽林卫入内拱手:“大人,邓州楚源求见。”

  “楚源?”

  二人俱抬头看去,朱瑁略回忆讶异,傅缙挑眉,亦是一诧。

  “没错,就是邓州刺史楚源,连夜赶至,说有要事求见,现正在大门外。”

  樊岳同来,也进了门,和傅缙对视一眼。

  这楚源,怎么突然往安州来了?

  朱瑁想了想:“叫进来吧。”

  ……

  很快,傅缙和樊岳的疑问就得到了解答。

  楚源风尘仆仆,一进门不等任何人说话,已跪伏在地,脱下冠帽,悲声疾呼:“钦差大人,楚源有罪!”

  他深深叩首,大青石方砖重重地“砰”一声响。

  又是一诧,朱瑁:“楚大人何出此言?”

  他拧眉:“你起来说清楚。”

  楚源却不起,泣道:“下臣糊涂,犯下大错,辜负圣恩,惶惶难安,故近日赶至安州向钦差大人坦诚一切。”

  “五年前,下臣得知,这大江南北,竟有人借火耗之利,于税银之上谋求私利。……”

  “税银?”

  朱瑁倏倾身:“你速速如实道来。”

  “是!”

  楚源老泪纵横,不着痕迹扫了上首朱瑁一眼,立即接着说:“下臣当时大惊,后细细打听,江南江北,竟涉及者十之七八。”

  “下臣薄有家资,又身负皇恩,自不肯同流合污。奈何从者众多,下臣若一意拒绝,恐回遭群起而攻,乌纱不提,怕是命也难保。”

  楚源一脸深悔,涩声:“不得已,只得稍沾了沾手。”

  主动投案,戴罪立功。

  置诸死地而后生。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西河王,那是比税银案要命太多的东西,真真不管什么缘由,只要有一丝嫌疑,必死无生。

  相较而言,这税银案反而成了生路。

  他确实没在税银上谋取利益,若情况真如楚玥青木所述,并没表面看着那么严重的话,他避过一劫可能性会涨高不少。

  江南江北势力盘根交错,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楚源敢断言,钦差一行现在肯定还头疼着无法打开局面。

  这就是一稍纵即逝的良机。

  他主动投案,陈明过错,并积极配合,戴罪立功。

  幸运的话,功过相抵;若不幸,也能最大程度保全自身。

  细细思量过后,这确实是唯一的上策,楚 源当机立断,立即采纳了青木之策。他命马上套车,连夜赶往安州。

  “钦差大人,下臣可对天立誓,大人前遣人细细查探,下臣绝未在税银之上谋取私利啊!”

  楚源重重一磕首:“求钦差大人明察,求钦差大人宽限,允下臣一个戴罪立功之机。下臣任邓州刺史七年有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话罢,他伏身不起。

  一室皆静。

  楚源命运一大转折,就在此刻,他屏息凝神,静听上首动静。

  良久,朱瑁道:“承渊,你以为如何?”

  不得不说,楚源抓住了一个好时机。

  他敢来投案,并信誓旦旦,说就意思意思沾手,没有谋取什么私利,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朱瑁也是官场行走的人,他严肃但不迂腐,一听就明白为什么。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