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第41节(2 / 2)


  可听到陈庚年的话以后,越听嘴巴张的越大。

  坎儿井?江县地下藏着无穷无尽的水源?最靠近北部的石门村,看似干旱,实则地下水更多,很容易就能挖出来?

  裴宝来一脸怀疑:“这——庚年,不,我亲庚年哥,你别不是在哐我吧。”

  陈庚年一摊手:“我说的可是真的,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去把水源挖出来了。只要挖出水,你家自然能借此洗刷冤情翻身。”

  裴宝来神情变化一阵。

  最后一拍大腿站起来:“行,我信你!”

  -

  在县衙里窝藏了两天不肯见人的裴宝来,跟着陈庚年一起风风火火去了石门村。

  听说是要去挖什么地下水。

  县衙里的兄弟们面面相觑。

  石门村那鬼地方,早就水源枯竭了,哪里还有水可以挖?

  另一边。

  陈庚年来到石门村后,在村子周边观察地势。

  因为系统赠送了他一双【发现水源的眼睛】,现在他的眼睛,能看到很多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

  并非他能透过土壤看到地下水。

  而是他能观察到,有水源的地方,土壤相对湿润,而这块相对地势较高的斜坡,呈现冲积扇状。

  地下水处于流动状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向上渗透,在这地质学里叫做‘蒙泉出露’。

  坎儿井由暗渠、竖井、龙口、明渠、涝坝等部分组成。

  简单来说,就是确定好水源地以后,从下游开始挖。先挖明渠和龙口,然后沿着上游开始挖竖井,确定好渠道的走向。

  随后,人在地下不停地挖暗渠,将一个又一个竖井横向打通。

  直到下游的暗渠挖到上游的地下水源,水源会随着暗渠,源源不断的自行流淌出来,最后从明渠出,在龙口谭里汇聚。

  明渠用来取水。

  而暗渠,则是可以在炎热高温的天气下,保证地下水源不会被蒸发,此后许多年,只要天山雪水不消失,就能保证水源不断。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工程。

  就比如陈庚年现在找到的水源地,从下游,也就是石门村外开始挖的话,得挖掘三十多米才有可能出水。

  但三十多米其实都算是短的,大部分的坎儿井,得挖百米暗渠,才能保证出水。

  地下挖渠,是个很危险的事情。

  因为暗渠里伸手不见五指,还有可能出现坍塌和落石,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作业,难以预料的问题太多太多了。*

  可,不挖水的话,就活不下去啊。

  等跟着陈庚年定好挖掘的位置以后,裴宝来沉着脸,走进了石门村。

  村里的人因为缺水,已经到了快要撑不下去的地步。

  人们本就情绪快要崩溃,一看裴仲家的儿子竟然又来了,一个个都用凶狠、仇视的目光盯着他。

  但裴宝来并不畏惧。

  他看着众人,说出一个近乎炸雷般的消息:“你们村子地下有水源,想活命的话,就跟我来挖。”

  说完后,不顾石门村人反应,他转身就走。

  而石门村的村民们,则是被这一句话搞得炸开了锅。

  “这小子说什么?咱们村地下有水源?”

  “胡扯!我在石门村住了一辈子,也因为干旱缺水穷了一辈子,真要有水的话,我们能不知道?”

  “出了村,几里地以外就是沙漠,怎么可能会有水!”

  “石门村是受过诅咒的村子,一辈子都要受大旱疾苦,我们认命吧。”

  “可——万一他说的是真的呢?”

  【作者有话说】

  ps:作话免费,大家不要屏蔽,我以后会在作话里讲解一些专业资料相关。

  *藿香正气汤药方来自网络。

  *坎儿井开凿技术来自于现实实际案例,吐鲁番盆地的数千条坎儿井,人们用锄头挖土,用菜蓝装土往外运送,就这么硬生生开凿了坎儿井,让吐鲁番盆地从沙漠,经过雪水滋润变成了绿洲良田。而坎儿井,也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曾经的沙漠干旱吐鲁番,现在因为坎儿井,还引来白鹭、天鹅、野鸭、大雁等在那里栖息,真的很震撼。

  老祖宗们真的有智慧和毅力,敢于和大自然抗争,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网络上搜一搜相关资料。

  第25章 025

  ◎甜甜的雪水,胖胖的猪崽,棒棒的县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