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七章 人心散了(2 / 2)

实际上王画三个子女,现在都是掌上明珠。

王浩兄妹在大洋洲,百姓将他们视若王子与公主。王画一直在考虑这个皇权存在的弊端,可是现在的百姓就是这个样子。看到有一个主子在,心里反而安定了。

都知道大洋洲是王画的,可王画一次没有来过,大家心里始终七上八下的。

自从这一对兄妹来到大洋洲,所有百姓长松了一口气。

看到这对兄妹在玩耍,那些唐朝迁过来的百姓做起事来,甭有多精神。如果生了病,马上就有许多百姓担心。害得王迤都不敢过问这对小祖宗了。而且百姓自己推举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读书人,打小就开始教导这两个小家伙。才两三岁的小家伙,能教育什么?

有时候李红与沐孜李都开始抱怨老百姓的漏*点,这到底是我们的子女,还是你们的子女?

另一个王昭朗宠爱程度更不用说。

虽然纪处讷与王画是生死仇敌,然而为了取悦韦氏,有一次在宫宴上为了哄王昭朗,他当着诸位大臣面,给王昭朗做马骑。反正他名声也臭了,不在乎。一群直臣看到此处,几乎将头全部扭过去。这不是斯文扫地,简直将唐朝大臣脸面丢光了,丢到王画所画的那张地图上的南极洲了。

可王画担心的就是他。

王画都怀疑在韦氏畸形的教育下,以后这个王昭朗有可能不是昭朗,而是一个混世魔王。但他们母女的安全,王画都不会害怕。韦氏再拿小丸子,李裹儿现在与韦氏水火不融,也不会参加此事。就是李旦重掌皇权,想动一下李裹儿母子,也要问自己答不答应。

“我们也想啊,就不知道这一家子分离几地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李红说道。

“快了。”王画说道。

皇宫里的消息,对他来说,还是一个冷门,不过朝堂里许多消息,他还是听说了。

尽管李显答应韦氏,一旦他成了皇帝,你可以欲所欲为,事实上李显也这样做的。晋惠帝戴绿帽子,那是没有办法,就是这个傻子戴了一个绿帽子,心里面也不大开心。李显戴了绿帽子,正是因为这个承诺。可他心里面当真很高兴?

虽然那些年共患难,让李显很感谢。

然而一个人的忍耐心,始终有限的。李显资质平庸,可不代表着他真想唐朝在他手中灭亡。

韦氏再三的行为,已经让李显产生反感了。

一旦反感,大变就会到来。

李显做皇帝,王画无可奈何,如果李显莫明其妙地死了,他就可以打着李重俊的大旗,征讨韦氏。

而李显与韦氏的反感,正是给了王画一个机会,也为他迷茫的前途,终于订下了一个目标。但知道王画这一目标的不过三十人,都是血营中最重要的人员。

三个小家伙吃完了,海布子还在眼巴巴地看着盆子。

王涵绷起脸说:“不能再吃了,开始读书。”

正在这时候,外面门房递来一封书信,交到王涵手上。

开始大家没有在意,以为太原王家写来的。这是王涵的家事,能说就说,不能说王画也不追问,这是对个人**的尊重。

然而王涵看过后,立即交到王画手上。

王画迅看完,立即喊道:“喊朱先生过来。”

一会儿朱仝到来,王画再次将信交到他手上。

朱仝在太原王家多少年了?王涵刚一出生,他就来到了太原王家,自然对太原王家的根底很了解,也知道王海宾这个人。但不是王海宾的慰问,而是他带来的消息。

王画问道:“朱先生,你看此事是真是假?”

经过这么多年许多事,王画也象曹操那样,开始多疑起来。如果薛讷故意在王海宾面前这样放风,让血营不注意,那么有可能打血营一个措手不及。

朱先生将前后经过想了一下说道:“营督,肯定是真的。”

“为什么?”

“因为这一次朝廷下诏,让薛将军停止攻击默啜,寒了薛将军的心。”

“不错,这几年,因为默啜的入侵,薛大将军多少手下爱将与勇士,死在默啜的手上。那一次是薛将军最好的报仇机会,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朝廷这样做,是寒了薛将军的心。”

“是啊,朝廷这样下去,马上所有人的人心都散了。不过恭喜营督。”

“何喜之有?”

“一喜是这一次终于有了对付默啜的方法。二喜营督以后少了一层担心。”

一直在为薛讷与默啜这两支兵力困扰,最后王画也没有办法等待下去,只好将这支俘虏大军派向丰州,对付默啜的。但不能用这支俘虏军队对付薛讷,就是俘虏军队也必须留下血营战士引导。这样北方还必须留下两万军队。这个东分分西分分,实际上能调动的大军并不多了。完成进军秦州与汉中,同时再分成两路大军,进军延丹四州,与泾庆三州,基本不可能了。

而且因为耽搁到现在,这些州府已经6续地派出军队,开始驻防。

但如果薛讷没有敌意,就可以节省下来许多兵力。

并且正如信中所说,如果利用好,这是一次机会。只要再给默啜一些苦头吃,默啜这一回真的乖乖退回他的牙帐。不然再三损失之下,他也没有办法向各部族交待。

朱仝的第二喜,就是薛讷的态度。

不怕兵多,就怕将猛。郭元振下了水,老唐不行了,张仁愿背上了黑包袱,这一次薛讷再送上橄榄枝。就是唐朝再派上三十万四十万大军前来,王画也开始夷然不惧。

但朱仝话锋一转,又说道:“营督,你与小娘子的亲事要摆上议题了。”

他指的小娘子就是王涵。虽然于公,他将李持盈推为主母。但于私,太原王家与他有过一段密切的友谊,也不想王画与王涵这样拖下去。

王涵脸上一红,低着头,跑回房中。

“等这一次事情结束,我派人上门向太原王家提亲。”

“恭喜营督,”但说到这里朱仝看了一下李持盈,又说道:“小郡主,你的事情有些复杂,不过问题也不大,现在等待一个楔机。”

又将李持盈羞走。

“得,朱先生,你别忙做月老,还是正事要紧。”

“营督,我还有一件事要禀报,前方斥候得知突厥人手中有许多长弓。”

王画听了面色一震,他知道长弓仿制简单,一旦面世,很快能普及开来。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被突厥人得到。

“不但如此,唐朝也在开始研究这种长弓。”

这又是一个坏消息,长弓对骑军只是起补助作用,但对步军的作用更大。如果得到这件利器,韦氏又会野心勃勃,说不定又来一个举全国之兵,讨伐自己。

“而且突厥人也在开始演练我们那种战术。不过他们得到的只是皮毛,不知道根髓。”

也就是山寨版,这种战术,不但是骚扰,现在默啜也只得到它的骚扰作用,除了骚扰外,还要配合,默啜还在继续摸索中。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远处有一个大军接应。这样从斥候到骚扰,然后再到一击致命,才能形成一整套的群狼战术。但后面一点王画用过,可用得隐蔽,默啜并没有注意。

不过王画听了还不是很开心,以默啜的智慧,早迟会认识到这一点。

说到底,还是热武器啊,只要将技术保密,才能真正领先这个世界。

正在两人商议计策时,门房又递来一张拜贴,是送给李持盈的,上面没有落款,但画了一丛墨竹。

王画看到后,不由地一呆,难道这个小明皇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