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29章:汉中(2 / 2)

话音未落,刘悯当即蹲下身子,正视瘫坐在面前的刘璋。

刘悯:“说来,我等皆姓刘。虽然我并不是汉室后裔,但若要往前倒个五百年,很多事都说不定。因此,你虽然败了,但能败在姓刘的手里,总比败在那些异姓贼手里要好的多!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怪我!不是我要夺你基业!要怪,你就得怪这该死的世道!是它把人变成了鬼,是它,把恶魔全都放逐到人间!”

说到这里,刘悯随即话锋一转:“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怎么说,你都是和我一样,姓刘。况且,这益州在你的治理下,虽在对外拓张上头,毫无建树。但在内修民生方面,你还是有功的!至少,益州百姓都很爱戴你。”

闻言,刘璋无力的摆了摆手:“惭愧惭愧,愧不敢当。”

刘悯:“这样,我刘悯也不是那种嗜杀成性的恶魔,更不是不分黑白的莽夫。鉴于你对益州的功绩,加上这么多文武为你求情,我就破例,放你一马。从今往后,你不再是益州牧。不过,还是益州的一份子。你就领着妻儿老小,在这[成都府]中,置下一套宅院,饱享清福去吧!当然,最后提一点,还是那句话,不是我要夺你基业,希望你不要怪我!”

这话一出,两眼昏黄的刘璋,明显是在思考着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片刻过后,他再度放声大笑。

只是,与先前的不服与不甘相比,这一次,刘璋的笑声里,皆是无奈与苦涩。

刘璋:“呵呵,我哪敢怪你噢!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

半月过后,成都府,益州牧府邸,大堂之上。

端坐于主案之前的刘悯,正在听着下方文武百官的汇报。

此刻,立于文臣那一排第一个的,正是有着“蜀地第一贤”之称的李严。

李严:“禀主公,[广郡]太守昨日飞鸽传书,表示愿意归顺新主公,从此听从你的号令,受您差遣。”

刘悯:“好!”

说完,老刘接着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广郡]太守,是西川一十二郡之中,最后一个来投我的吧?”

李严:“回主公的话,正是。”

刘悯:“好!那这样一来,西川一十二郡,尽皆归于我手。呵呵,好!接下来,咱就得东出古川,进取中原了!!”

话音未落,李严身后站出了一位青衣儒士。

此人,便是益州名士,别驾——张松。

张松:“主公,微臣以为,此时西出中原,时机不对!”

闻言,老刘的眉头当即一皱!

刘悯:“噢?是何原因,说来听听。”

张松:“启禀主公,这十八镇诸侯浩浩荡荡的诛董勤王大计,虽最后因内部矛盾,溃散分裂。但董卓与那二十万西凉军,以及那汉天子,毕竟是被逼出了洛阳。现如今,中原已然成了一片无主之地,各路诸侯谁都想趁势扩张自己的地盘。如此一来,如果我等此时东进中原的话,恐有腹背受敌之虞啊!”

闻言,刘悯思忖片刻后,当即道:“听你这么一说,我有些似懂非懂。这腹背受敌,是为何意啊?”

张松:“禀主公!您若东进中原,势必与那各路诸侯战在一起。而此时,如若有人趁势谋我西川的话,岂不是腹背受敌吗?”

听到这里,老刘当即眯起了眼睛。

刘悯:“照你这么一说,有人会打咱们益州的主意?”

闻言,张松当即捋了捋颌下稀稀拉拉的胡子。这些个文人,也不知都是什么毛病!

张松:“不错!”

刘悯:“谁?”

张松:“汉中张鲁!”

刘悯:“张鲁?这个名字,倒是挺熟悉的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恐怕就是有贪如豺狠如狼之称吧?”

张松:“不错!此人在近年间,不断袭扰我西川。而前任益州牧刘璋,每每遇袭,总是下令“闭境绝关,深沟高垒以拒之”。如此一来,张鲁愈加猖狂!所以,微臣建议,如若要进取中原,首先便是要把蛰伏于我益州北端的那头豺狼给灭了!不然,将士们在前线浴血拼杀,还要担心后院起火,着实糟心呐!”

说到这的时候,张松顿了顿。

熟悉他的都知道,接下来,怕是要拎重点了!

果然!

只听张松接着说道:“更为关键的是,汉中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如若我们能将之拿下,那么便可居高临下,虎视中原。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方便屯兵屯粮!”

这话一出,刘悯当即道:“展开来讲讲。”

张松:“众所周知,益州山高林密,蜀道极为艰难。若从蜀中运粮运兵,其队伍绵延可达千里。这对于古语”兵贵神速”,那可是大大的不利!而我们若拿下了汉中,便可将粮草和兵马屯在那里。呵呵,这样一来,绵延千里的问题,岂不是就解决了?”

这话一出,一路打进益州腹地,对地形深有体会的刘悯,连连点头。

刘悯:“那就按你说的办,先取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