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七零章 海兰泡事件(三)(2 / 2)


也不怪自家老婆太精明,狠狠的哆了自己俩嘴巴子。赵大成往杌子上一坐,长叹一声道:“行了,别闹腾。李军也是说提高警惕,没说一定有什么事儿。”

婆娘转身靠着炕沿,低头使劲绞动包袱皮,那力气恨不能揉搓成碎片。沉默了小会儿,怨声道:“才过了几年安顿日子,都到了这荒山野地的。还避不开。”

老赵不吭气,吧嗒吧嗒一根烟抽到尽,把烟头丢地上抬脚碾碎了。腾地起身,硬邦邦的道:“咱受了国家的恩惠,得知道报答。我当这个差拿了工资,那就要负起责来。”

婆娘感到些许的悲哀,平时来说,自家男人的这份觉悟绝对值得称赞。不论在老家乡里。还是到了海兰泡来,碰到的人没有不对此肃然起敬的。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一个有担当能抗事儿的男人,不但撑起了自己的家当。更为许多人撑起了安全的保护伞。做老婆的,深感荣耀。

但现在却是要办大事了,兵凶战危的,有觉悟有担当的人,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啊!一个不好赵家婆娘觉得天要塌了。

不过,她却没有跟一般女人似的哭哭啼啼,拽着不让去。结婚十几年,她跟着耳濡目染的知道了太多东西,明白许多道理。

紧紧握着拳,任凭指甲掐破了掌心,她鞋也不脱的上了炕,扯被子把自己整个蒙起来。

赵大成默默的又站了片晌,把棉袄穿好,又从抽屉里摸出枪套卡在腰间,提着手电筒吱呀一声开门出去,轮胎底儿的反毛大头皮鞋踩着刚硬的地面吧嗒吧嗒响,一路走到街上。

农历早春二月的后半夜,寒风依然冷的刺骨。

赵大成一边搓手搓脸的让自己尽快适应,略微干涩的眼睛也慢慢的恢复锐利。他健硕的身量慢慢出现在路灯下,影子拖得老长。脚步声在一片寂静的街道间回响,很快惊动了街心的岗亭。

“什么人?!”

随着一声断喝,一道雪亮的光柱直刺过来。

老赵偏头避开正面,眯缝眼睛不让光芒闪花了,甩手迎着光柱大步走近。

“哦,是赵营长啊!我当时哪个胆大包天的夜猫子喝多了。”

岗亭里的警察立即把他认出来,心中稍稍惊讶,倒也没有多想,关上手电筒,笑着调侃起来。

赵大成来到近前,跟里面的两人打个招呼,就站在外头说话:“眼瞅着铁路要通车,有不少大人物往来,咱们得多加小心,提防有人趁机闹事。”

警察不以为然的笑道:“谁敢啊!咱们十万大军那是开玩笑的?不说别人,光是赵营长带着民兵联防,也能收拾他一堆!我看,你这纯粹是多想了。”

“多想也好过出事儿啊!”

赵大成也不跟他们多废话,借了岗亭的摩托车骑上,突突突的快奔向城外的民兵营营地。

海兰泡的建设,跟内地的老县城并不一样。

这里之前就是个贸易商人和猎虎、矿工、二道贩子和冒险者的聚居地,常住人口不多,流动人口偏大。因此,早期的建筑五花八门毫无条理,清政府除了收税,也压根不管。

新朝之后。借着一次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这里纳入了军管的行列。城市规划设计和功能倾向,也因此而生巨大的变化。

到了现在十年时间,海兰泡的规模扩大了十倍。秩序井然的建筑群平铺在精奇里河汇入黑龙江的岸边上,一条铁路从南边越江而来。纵川小城后又横截精奇里河而去。两座大桥分别沟通两岸,东侧的那边已经与江东六十四屯的治所连成一体,或许在未来几年后,两地会成为一座跨越江河的奇特大型城市。

十几年的急展扩张,让这座原本只有数千人的小城暴增到两三万还多,除却极少数的老住户。多半是加入到商业物流运输贸易等等领域的。反而是服务业的,并不是太多。

这都源于当初的规划要求。

海兰泡是作为中俄贸易的交易中心而存在的。两国的商人只能把货物储存在各自的国境之内,中国这边是大黑河镇,俄国人是克勒喀其和。双方商人或者代理人在海兰泡设立代办处,每次交易时。带货样见面谈判,商定之后由设立此处的公证处盖章作保。

之后,双方各自把货运到临时货站,验收拉走,不做存储。交易完成,也各自离开,不能在本地停留时间太长。

这么一来,两方商人也都没了就地消费的机会。每天人流往来,却是除了常规消费和贸易税收外,不能从第三产业获得多少利益。

按照一般商业规则。这么干显然是不对头的,人家求不得把城市变成物流中心、消费中心呢。海兰泡倒好,居然反着干?

一般人不清楚为什么,赵大成却知道,那是因为政府从来都不相信对面的毛子,随时准备着要以海兰泡为前沿基地。开兵见仗!

从整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就看出来,这都是必要时当街垒用的。那些临时货场。稍微收拾就能当兵营。

为了保证不会有太多的毛子暗探和内奸存在,不会因为有太多的平民常驻导致治安的复杂化。牺牲些许商业利益,根本不算多大事儿。再说了,好处也没流到外头,江对岸的大黑河受益了。将来,两边展成一体,就是一个城市。

也是为了麻痹毛子,海兰泡没有驻军,只有民兵联防。

如此一来,赵大成的责任之重,不言而喻。

骑着摩托车,在寂静的街道上以三十公里度奔行,路灯不住的接近又甩在身后,留下一串串急剧变幻的影子。

赵大成眼睛微眯,任凭寒风吹得脸颊木,头脑越的清醒。白天战友李军的话一字不差的浮现在脑海里。

“大成,上边得知一些情况,对面的毛子想趁着通车庆典的机会找事儿,很可能朝海兰泡和江东屯子下手。咱们要占道义上风,不能给毛子抓着把柄,所以不能先派兵过来。你这里任务就很重,万一有事生,必须得抗住第一拨儿敌人。不过你放心,我这里也预备下了人手,只要枪声一响,立即就能增援到位。”

现在回想起来,赵大成都觉得心里头憷。

他不是害怕打仗,经过战火厮杀,他没觉得多了不起。但中俄双方明明好似蜜里调油一样,正在热热闹闹的庆祝空前的合作成功,背地里却都亮出刀子准备互捅!中国这边更进一步,下手的同时还要设法抢占道义制高点――这打仗牵扯的杂七杂八忒复杂了些!

赵大成没当过高层军事将领,没法掌握太多谋略知识。但他毕竟上过短训班,很清楚中国这一做法的阴险毒辣之处。

看起来似乎很不爽利,不那么光明磊落。但从国家利益的大局考量,却不是那么计算的。这也非常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做法,不行不义之战。名正言顺,才能获得上下一致的支持。

太多的东西他管不了,现在就盼望着,最糟糕的事情不会生。

但怕什么来什么,眼瞅着快要到营房了,陡然间漆黑的天边上窜起一道亮丽的焰火!

赵大成浑身一激灵,汗毛都竖起来――敌人真的来了!()

52o1小说高立鼎1894最新章节,本章节是第五七零章海兰泡事件(三)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